日前,北京证券交易所横空出世。
证监会负责人就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答记者问时表示,将统筹协调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布局,推动健全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制度体系,着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
这意味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迎来资本支持新平台。
实际上,在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释放出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磅信号。
按照官方说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补链强链的重要力量,对解决卡脖子难题意义重大。
专精特新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1年就已提出不过可以明显看到,最近几年从部委重金支持奖补,到高层会议密集部署再到资本市场重磅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尤其是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尤为受到关注不久前,工信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2930家企业上榜自2019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公布三批,共4762家中小企业入选
在我国超过3000万家中小企业中,这些优中选优的小巨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城市和行业从这份小巨人生长图谱,也可一窥潜在的区域资本市场版图
100亿重金支持,瞄准1万家小目标
近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90%的企业总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上不乏通过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球竞争中占据独有优势的案例。
比如德国这个全球隐形冠军数量最多的国家,拥有以专,精著称的中小企业1400多家,它们均在所属细分领域和行业拥有绝对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成为世界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专精特新小巨人正是被赋予这样的期待。十四五规划纲要在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部分就明确提到:
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实际上,今年以来,这一概念在重要文件和会议中频繁出现——
今年2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在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月初,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内市场领先的小巨人企业等。
日前,高层领导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我们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
日前,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出现,进一步释放国家层面的支持信号。
官方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码同时,对中小企业的培育覆盖面也在持续扩大。
自2019年以来,工信部已先后公布三批共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同时带动全国范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多家
值得注意的是,从三年公布的三批小巨人名单中,也可看出相关行业侧重的变化例如,工信部此前公布的《关于开展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就在此前基础上更突出强调应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
浙江领跑全国,前十东部占7席
统计显示,当前约九成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在四基领域——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指出,这些中小企业具有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等特点,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以工信部评定的前两批18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其平均拥有专利数49.6项,其中发明专利11.8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的企业达160多家。
另据华西证券研究所统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311家在A股上市,且呈现盈利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研发投入高等特点。
从行业分布看,这些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领域,其中机械设备,化工,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企业数量居前五位,分别达到82家,48家,37家,32家,23家,共计222家,占总数比重约71%。
同时,3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均值为98.36亿元,百亿以下规模的公司占主导地位,整体市值规模较小,2021Q1整体毛利率为45.40%,整体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74%,均处于较高水平。
除行业特征外,这些企业的地域分布亦值得关注。
城叔根据工信部公开数据,梳理出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新地域版图。
按照工信部统计口径,若将5个计划单列市单独列出不计入本省数据,则上榜数量排名前六位省份依次为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北京,均超过250家。
其中,前两名浙江,江苏上榜企业数量仅相差3家,十分接近其余4个省份均在250—270家之间,并与后续地区拉开一定差距
若加上计划单列市数据,各省份排名则有明显变化——浙江+宁波总数一骑绝尘,比第二名多出41家,广东+深圳总数超过江苏,山东,居全国第二,山东+青岛总数超过江苏,居全国第三,而江苏以285家企业数位列第四,比上一名少了近80家。
以此计算,上榜企业刷另前十位省份中,东部地区占据7席,并包揽前六位次,中部地区有2个,分别排名第七,第八,东北地区仅辽宁一省入围,排名第十,西部地区无省份入围。
宁波超过深圳,苏州未进前十
一个普遍规律是,中小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经济都很好于城市而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榜数量是城市实力的直接体现,也关系着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可以看到,最近各大城市都争相晒出成绩单,比拼赶超氛围浓烈
具体来看,4762家小巨人企业,哪座城市收获最丰。
根据启信宝提供的数据,按照企业注册地统计,除四座直辖市外,宁波,深圳,成都3座城市上榜企业数量均超过100家,位列前三,青岛排名第四,共有97家企业上榜,紧随其后的厦门,东莞,西安,长沙上榜企业数量都在70+级别,广州,郑州也上榜前十位。
总体而言,各城市企业数量排名与经济实力大体相当,但也有一些意料之外。
比如,GDP排名在全国前十名开外的宁波,上榜企业数仅次于上海,北京,居全国城市第三位,非直辖市第一位。
不仅如此,在工信部另外一项制造业单项冠军遴选中,自2016年启动至今的五批榜单中,宁波以总共45家位列全国之首,且已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
实际上,最近几年来,引导中小企业加快向专,精,特,新转型,是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去年7月,《宁波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计划》发布,进一步吹响冲锋号。根据宁波设定的目标——
力争到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0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130家,形成10条细分领域的标志性产业链,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度超过40%,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让人略感意外的是,作为江苏两大核心城市,有最强地级市之称的苏州和省会南京,上榜企业数量仅排在前20名靠后位置,明显低于GDP排名。
此外,还有厦门,大连,温州,沈阳等GDP未达万亿城市,跻身前二十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与前景。
未来一段时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还将备受关注激烈角逐下,要打造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需要各地真正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水温合适,鱼就会游过来,越来越多的鱼游过来,则是助推城市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