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十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学家论坛——国企改革专题”在京举行。第十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奖理论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共同治理研究》。该理论主要贡献人是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杨瑞龙研究组。活动上,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等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和政策如何支持经济运行发表看法。
刘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就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表示,在我国,如何使国有企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如何在国有资本制度基础上培育出世界一流企业家?是具有创新性的命题,也是非常艰难的命题。
刘伟说,造就世界一流企业家重要的体制条件在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尤其是需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问题。这是造就一流企业家的制度基础。二是培育和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一方面是完善企业制度,特别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是完善价格制度,特别是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等制度等。这是造就一流企业家最为重要的市场条件。三是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主要是法治制度和信用制度。四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制,切实在体制上形成政府与市场、总量与结构、宏观与微观、国家与企业等相互间的有效协调机制。
刘伟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包括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公有资本和非公资本,企业家的培育包括不同资本约束和运营下的企业家。这需要做出开放性探索,才能够真正取得成果。
黄群慧:“双聚焦、双核心”是当前国企改革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当前的国企改革问题与过去三四十年的国企改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的国企改革是非常复杂的经济现象,单纯用经济学的逻辑很难解释,用管理学的逻辑可能可以更为直接地描述国企改革复杂的现象。目前的国企改革,不仅强调效率,更要“双聚焦、双核心”,也即“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
黄群慧介绍了从资本维度、治理维度、技术维度、管理维度等四个维度看待评价现代新型国企的具体内容。
资本维度是指在资本布局上要聚焦应该有的使命定位,这种定位可能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推进会有动态调整,动态推进。治理维度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公司治理框架下,通过企业实践“两个一以贯之”。技术维度是要提高价值链的地位,这需要创新能力的,尤其是技术创新。管理维度涉及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黄群慧指出,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在于,长期化绩效考核机制和创新容错机制没有完善和建立。这会是国有企业改革未来的方向。
杨瑞龙:国有经济和市场经济兼容的理论难度超出想象
作为第十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奖者,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杨瑞龙持续追踪了国企改革和制度变迁30多年。
活动上,他表示,国有企业改革难度之大,超出想象,要从理论上研究国有经济和市场经济兼容,难度之大超出想象。要在坚持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与市场经济对接,中国的经济学者做了很多基于中国现实的理论探索。
谈及自己研究的心得体会。杨瑞龙表示,中国经济学家要关注大问题和真问题,回答改革开放当中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仅仅关注象牙塔的问题。要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抽象提出科学问题。
他认为要鼓励专门从事中国经济学理论构建的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熟练掌握现代经济的研究方法,来提升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品质。聚焦突破方向,坚持不懈。
白重恩:进一步推动消费很大程度上在于财政如何支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通过介绍大量基于数据的研究,展示了不同经济阶段和不同政策目标下,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成本的变化特点。白重恩表示,自己不赞成再采用财政刺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以此聘用大量低教育水平劳动力来调节收入分配的做法。
“这样成本过高,尤其长期来说不可持续,要从其他的方面来改善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白重恩说。
白重恩介绍了团队对我国经济不同的增长阶段所对应的核算,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负相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初级劳动力密集的部门对于更多使用教育水平较高劳动力部门的收入存在挤出效应。
白重恩说,对比G20其他经济体,目前我国消费占GDP的比例仍然较低。未来要增加消费,很大程度上在于财政支出用在什么环节,是用在做基础设施投资,还是用在改善民生,包括改善基础教育,尤其是改善学前教育方面。过去几年,通过下调增值税税率、下调社保缴费率等措施,对改善收入分配,推动消费起到了一定作用,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走,未来还要进一步推动这些措施。
毛振华:要给出“不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清晰信号
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毛振华认为,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比较长的周期性调整阶段,要研究如何减缓、减轻周期性冲击。
“期待一个政策下去,市场马上反弹的预期要改变了。”毛振华说,我国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18%,居民财富总量达到了700多万亿,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庞大。在经济周期性调整中,我国拥有很大的政策空间,有能力缓解和应对冲击。但也要重视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要给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再也不依赖房地产来拉动经济。
责编:万健祎
校对:廖胜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